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549章,强虏灰飞烟灭14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bsp;随着越来越多的联军冲进清军大营,战况开始变得极不利于清军,因为大顺军当中很多人马还没有死命拼杀过,算是生力军,杀上来的时候生龙活虎,气势汹汹。而清军已经连续作战,体力不支了。

    洪承畴远远地瞧着,眉头越皱越紧,他看得出来,清军已经渐渐支持不住,再打下去,损失越来越大,后果不堪设想。于是他在多尔衮身边轻声道:“王爷,这样打下去不成啊,我们该放弃大营,向北京撤退。”

    多尔衮咬着牙,板着脸,不发一言。他知道,只要撤退令一下,这一场战就算彻底败了,日后见了皇太极,如何交代?

    但他更清楚,此时如果不撤军,一旦被联军包围,必定损伤惨重,到时候更无法向皇太极交代。此时无论怎么权衡利弊,也要先尽可能保住人马。

    于是多尔衮只得下令,全线撤退,向北方夺路而走。

    此令一下,三千铁骑卫队护着多尔衮,穿营而过,向北京方向逃去。

    紧接着,清军人马开始全线逃散。吴三桂与洪承畴率领着关宁军,也马不停蹄地尾随多尔衮,一路向北而去。

    当清军不再抵抗,联军更是士气大振,白起连发号令,所有人马冲将上去,追歼逃敌,不得怠慢,哪个敢停滞不前,任意逗留,当场斩首。

    于是黄河以北的大地上,出现了极为惨烈壮观的一幕,数十万人马你逃我追,片刻不停,烟尘滚滚,遮天盖地,飞沙走石,风声鹤唳。到处是两军人马在逃亡与追杀,方圆数十里的地面上,不时有清军落入联军包围,双方冲突,嘶咬在一起,联军如同追猎的杀手,而清军则像困兽一般,也极为凶恶,每每追及一部分清军,联军要想将之绞杀,都要付出相当的代价,有时候甚至死的人还要多于清军。

    白起一边指挥着人马追赶逃敌,一边仔细观察着清军的反应。他发现这些清军确实厉害,即使在逃亡的过程中,也没有怕死的表现。一旦被围或被追及,立刻翻身投入战斗,红着眼睛与联军厮杀,直战到最后倒地而死,也绝不投降。

    面对着这样的敌人,白起心头升起了一股侥幸的感觉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多尔衮主动前来袭击联军,又将人马分开,给了自己机会的话,这一仗岂能如此顺利取胜?一旦清军和关宁军抱成一团,据营而守,将联军挡住,然后派人马袭击联军粮道的话,用不了几天,联军的粮草就会断绝,这一战的结果可能就会改写。

    白起是一个要么不做,要么做绝的人,当年长平之战,他活埋了赵军四十万人之后,立刻向当时的秦王提出,要一鼓作气,攻下赵国都城邯郸。如果秦王没有听信范雎的建议,而是同意了白起的主意,那么赵国很可能就会成为第一个灭亡的大国。

    而此时白起是幸运的,因为他出征之时,秦王曾经当面说过,一切战事不要奏报,全由他作主。这位秦王是个明智的君主,敢于放权,让他放手去干。所以白起可以无所顾忌,一切为了取胜,任何阴招,险招,都可以放心使用。

    此时白起见清军撤走,心头冷笑,传令人马不顾一切地冲上去,杀死每一个被追上的清兵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,活捉是没有意义的。活捉一个敌军,便要有两个联军士兵来看守。这样会大大减弱联军的军力。而且白起的脾气便是杀人不眨眼,四十万降兵都可以一天活埋掉,何况战场上那些不肯缴械的敌人。

    杀了才是最干净的。

    其实这一令对于那些已经杀红了眼睛的联军是没有多少作用的,他们面对蛮族人,丝毫没有让其活下来的意思,就算没有白起的格杀令,他们也不打算留其性命。

    于是联军一路追赶,一路狂杀,清军与联军的尸体,布满了道路。

    清军从大营开始北撤,一直逃过了安阳,逃进了直隶境内。他们一连两天,跑了数百里路,但是联军仍旧没有任何放松的意思,仍旧在后面死追不舍。清军没有办法,已经跑了这么远,收住脚是不可能的,多尔衮只得下令,让自己的人马分多路逃走,在北京城会合。

    一连数天,联军追击逃敌,真的是人不卸甲,马不离鞍,谁追累了,马跑不动了,便停下休息一阵,草草地吃些干粮,喂喂马匹,然后又继续前追,数十万人马始终有人在追赶清军,这令清军终于开始恐慌,开始崩溃了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