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05回 飞兵码头镇(七)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求书,找书,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,手机阅读更精彩,手机直接访问 m.bqg8.cc

    1932年上海128事变以后,第3舰队备受重视,很快进入全盛时期。它也因为日军宣传军国主义的电影《扬子江舰队》而称为扬子江舰队,名气很大。

    但实际第3舰队中的第10战队的航母,重型巡洋舰只能在长江口作战,根本无法进入长江内陆。只有第11战队的内河舰队才可以有效的赶赴武汉一线的江面作战,其实所谓的扬子江舰队主要指的就是第11战队。

    在128事变以后,日军深感内河舰队的重要性,再次新建了第四代2艘1100吨的大型内河炮舰,用來替换第一代的伏见号和隅田号。同时,日军又建造了2艘300吨的较小军舰,性能也比上一代大幅度提高。

    此时日军造舰技术已经今非昔比,大型军舰完全采用重油作为燃料,最高时速高达20节,续航能力250海里。这两艘均装备120毫米高平两用重炮3门之多,另外 1门25毫米速射高炮和3挺重机枪。

    此次武汉会战由于关系到日本帝国未來的命运,第3舰队再次得到增强,一共配备大小炮舰炮艇,以及支援船只共120艘之多。

    其核心作战力量仍然是第3舰队第11战队的几十艘内河战舰,他们在最前线作战。吨位较大的驱逐舰不敢随便前进,可以作为后方的火力支援。

    此时,中国的民国海军哪里去了呢。

    此时民国海军已经在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中基本覆灭,只剩下一些老旧不堪的轻型军舰,总数只有30多艘。

    到了连建于1910年,到此时已经有28年服役史,排水量仅仅850吨的中山舰,居然成为民国海军最大的军舰。

    除此以外 ,国军只剩下一点炮艇和鱼雷艇,这就是国军的全部力量了。

    所以说,中日海军力量极为悬殊,加上日本空军在长江上的肆虐,中国海军根本无法和日军正面对战。

    国军对田家镇要塞的防御,可谓极为重视。

    作为防御一方,国军自然要借助地形修建陆地和江岸防御工事,如果能修建坚固的要塞 自然是最好的。

    田家镇要塞群在七七事变之前几个月就开始修建,到武汉会战爆发之前已经修建了整整一年时间,包括长江北岸的田家镇要塞,长江南岸的富池口要塞,半壁山要塞,一共三个要塞。

    要塞群配备火炮,其中田家镇和富池口两个炮台各装有从德国进口的fh 18 105毫米口径要塞炮8门,这是当时中国口径最大,威力也最大的要塞炮。

    半壁山要塞也有德国105榴弹炮6门,还有75毫米高射炮4门。

    三个要塞的100毫米以上重炮有22门,形成一个还算强大的火炮网,就算是安宅号这样的大型内河战舰,也不敢随便突进了。105毫米火炮是可以重创日军这种1000吨位的军舰的,至于200、300吨的日舰就更别说了。

    遗憾的是,陆地要塞就算再坚固,毕竟是固定不动的,很难在日军军舰重炮和轰炸机中型炸弹的打击下,长期坚持作战。换句话说,光靠固定要塞炮肯定是不行的,必须以机动炮兵给予增强。

    机动炮兵是移动的,不容易被日军定位消灭,生存能力比较强。

    鉴于此,白崇禧在得到蒋介石的许可,给田家镇要塞配备了所谓的田家镇游动炮兵,江防部队野炮2个营:共装备有日造31式野炮8门,奥地利造史高德野炮2门,东北沈阳兵工厂仿造14式77毫米野炮12门。

    另还有105毫米轻榴弹炮4门,20毫米高射炮4门,37毫米反坦克炮6门。

    虽然白崇禧已经砸锅卖铁用尽了战区所有的重武器,可惜这些机动火炮口径都很小,不足以给日本军舰造成致命伤,顶多给日军造成一些威胁而已。

    长江中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作战,其实这次海军作战早就开始了。

    当时民国海军残余的30多艘军舰全部投入武汉会战中,但在之前的作战中,中国抗战前仅有的11艘大型军舰已经全部沉沒或者自沉,现有的都是一些中小型军舰,甚至鱼雷艇,实力同日军第3舰队简直无法相比。

    当时民国海军总司令陈绍宽认为,如果正面和日军对抗,这30多艘舰船恐怕连3天都坚持不下來,更不会给日军舰队造成任何威胁。

    在马当要塞,湖口要塞,和九江要塞争夺战期间,国军海空军已经用尽全力和日本海军决战。

    根据日军统计,从马当到九江短短80海里的长江航道上,日本第3舰队共扫清水雷590枚,同岸上江防炮和要塞炮战斗29次,同国军空军轰炸部队交战183架次,另外还同国军海军交手十几次。

    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