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七十九章 新的构想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联网产业才能发展壮大,而中国网通就是搞网络设施建设的。

    网通有两个阶段,最初叫做小网通,成立于1999年,目标是打造一张贯通全国的高速光纤骨干网,然后租给电信、联通以及其他IsP服务商,做“运营商的运营商”,想法很好,可惜生不逢时,刚创立没多久互联网泡沫破灭了,巨额投资收不回成本,又无法上市融资,于是陷入困境,濒临破产。

    好在网通背景深厚,2002年中国电信改制,被拆分为南北两家公司,网通以蛇吞象,和北方10省电信以及吉通合并,成立了大网通,可惜消化不良,运营不善,不仅亏损严重,还搞的网民怨声载道,2008年奥运会之后没多久就被并入了联通,从此消失。

    身为穿越党,杜秋深知在90年代中后期搞光纤网络是一门拿钱当废纸烧的亏本生意,一是因为光纤技术还不成熟,但整个产业却处在狂热状态,性价比非常差,二是因为此时网民太少,利用率很低,根本收不回成本,那些在互联网泡沫时代疯狂建光纤网络的运营商,在2001年之后破产的破产,重组的重组,惨不忍睹。

    杜秋当初在京城和张树新等人吃饭的时候,曾说要借联通的皮,以“中中外”的形式搞一个互联网接入服务公司,目的是想在云城搞个小型示范网,当作国内互联网基础建设的模版,反正2000年联通上市融资的时候,为了厘清股权结构,会花大价钱收购“中中外”模式的子公司,到时候转手卖掉,稳赚不赔。

    现在机缘巧合,遇到了背景深厚的蒋公子,何不忽悠他提前几年去搞网通?如果网通提前几年成立,很有可能抓住互联网泡沫的尾巴,在2000年左右去香港或者美国上市,坑外国股民的钱。

    就算没能上市也不要紧,电信属于垄断行业,有国家兜底,既然能在未来坐享垄断带来的巨额利润,那么现在提前亏损个几年,为中国互联网发展当炮灰,也算天道循环。

    不过杜秋所说的项目,并还不是网通,因为私营企业没资格插手电信业务,他所说的项目,是由蒋公子和王文洋联手创办的宏力半导体,在他穿越之前,这家公司和华虹合并成立了华力微电子,拥有两座12英寸晶圆厂,能提供28nm芯片代工服务,是国内除了中芯国际之外最强的半导体公司。

    王文洋是台湾首富王永庆的长子,本来极有希望成为台塑第二代接班人,不料1995年11月爆出了婚外情丑闻,被王永庆赶出家门,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了一年客座教授之后到大陆发展,2003年和蒋公子联合创办了宏力半导体——这家公司英文名的第一个字母,代表了王文洋情妇的名字。

    随着事业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,杜秋的欲望越来越多,野心也越来越大,最初他只想做软件和互联网,现在则想软件硬件一起抓,准备涉足半导体制造行业。

    这么做主要从三方面考虑,一是穿越前中国互联网行业非常繁荣,除了美国之外谁都不放在眼里,而半导体行业却孱弱不堪,如果能在这个领域里做出一番事业,成就感远比复制软件或者网路技术要强的多。

    第二个原因是分担风险,经过杨帆这次折腾,杜秋反思过后,感觉不应该把所有生意都塞进骁龙,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容易翻车,应该广撒网,多开荒,狡兔三窟,这样就算21年之后没有了先知先觉的金手指,仍旧可以抵御各种风险,立于不败之地。

    另外还有一个原因,那就是消耗资金,杜秋只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就成了国内首富,几年之后世界首富也不在话下,匹夫无罪怀璧其罪,坐拥巨额的资金不用,和待宰的肥猪没什么区别,而半导体是资金密集型行业,堪称吞金巨兽,要知道在1995年建一个8英寸的晶圆厂,不算技术转让费以及员工招募费,光是各种硬件成本就至少需要10亿美元!

    杜秋现在的资本还搞不起晶圆厂,不过半导体行业并非只有晶圆厂,而是一整套完善的生态系统,他在浦江呆了两天,成功说动蒋公子和自己合作搞一个芯片设计公司,积累经验和储备人才,等时机成熟了,再入局做晶圆厂。

    <div class="adread"><script>show_read();</script></div>

    <div align="center"><script src="/Ads/txtend.js"></script></div>

    </div>

    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://m.bixiabook.com阅读,更优质的阅读体验,书架与电脑版同步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